所謂核心,就是一種沒有的時候要你收緊你不知道要收哪裡,有了之後叫你收緊你淡然以對完全不懂為何大家不懂的一個神奇位置。
某天早上突然覺得,欸我好像可以試看看drop back了。
這不是第一次想嘗試,但之前總是非常恐懼背對牆往後彎的感覺,稍微彎下去就緊張得半死,但今天背對牆面站好的時候感覺非常從容。收緊最近找到的核心,吸氣收緊、吐氣維持,吸氣後彎碰牆,吐氣延伸,沿著牆往下爬,吸氣吐氣延伸⋯
信心來自於核心的力量。
你知道你起得來,下去會到哪裡,你就可以從那個位置靠控制核心的力量慢慢沿著牆爬起來。
你知道你的核心會支持住、保護你。內在外在都是。
後彎不只是柔軟度,不只是開肩,不只是後彎,不只是朋友(誤)
但今天沒有要談核心在哪裡。
打算順便聊一下柔軟度。
柔軟度是來自於你對肌肉力量的控制。
柔軟度是一個經常被誤解的概念。過去很多人以為瑜珈練習就是練柔軟度,或是柔軟度不好的人不適合練瑜珈。
柔軟度好的人確實會在剛開始會有一種天生好手、瑜珈小天才的錯覺,但其實身體比較硬的人才是練習瑜珈的祝福啊⋯⋯
所謂身體很軟的人,很容易過度依賴天生的彈性,而沒使用該鍛鍊的肌肉,坐姿開腿前彎啪一下就想春捲皮一樣攤平在地上,對一般人來說的深度伸展對這些人來說可以輕鬆休息完全沒感覺,乍看之下似乎馬上達到老師要求的形狀,實際上只是擺姿勢而已。相對的,身體硬一點的人就可以在伸展的時候充分感覺、意識到身體,很容易進入品質良好的練習。
瑜珈是很溫和沒錯,但不正確的「溫和練習」傷害也會很溫和緩慢的發生。
那麼我們要拉回來談什麼是伸展,伸展並非一直延伸身體的某個部位,橡皮筋拉久了會鬆掉,身體會漸漸拉傷而沒有自覺。這就是天生柔軟度佳的人在瑜珈練習上需要練習覺知和調整的功課。
瑜珈講求的是身心平衡。身體上的平衡是透過「相對的」收緊和放鬆來練習。
比方說剛開始練習ashtanga序列的時候,常覺得後半部的坐姿練習真是莫名其妙,前半段站姿把身體熱開大冒汗,後面居然都坐下來休息,愈做愈冷到底是為什麼。
直到某天直腿前彎的時候,老師把手放到我的背上壓下來,說:「停,不要一直往前,抵抗我,再來、抵抗。」他要求的是前彎不要一口氣做到最深⋯往前往下同時也要有抵抗的力量,從此我的坐姿系列開始冒汗⋯。
後來遇到非常注意核心鍛煉的老師,坐姿前彎得使用核心的力量讓自己「下降成」前彎⋯這種做法也許無法像以往那麼深那麼貼腿,但身體上的鍛鍊又往另一個方向邁進,肚子周圍常在抽筋邊緣掙扎。剛剛是哪位說坐姿系列很輕鬆的⋯⋯
如此這般透過集中注意力同時進行肌力和伸展的練習,感覺你的身體,漸漸會發現你對身體的控制力提高、身體變強壯並且也變柔軟了。
瑜珈其實並不容易,但確實能夠讓僵硬的人變得柔軟、柔軟的人變強壯。身體上的柔軟和強壯,會帶著你在生活上也變得更柔軟和強壯。
天天練習,保持覺察,天天更柔軟、更強壯。
天天天藍,天天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