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加悉首頁
  • 呼加悉瑜伽課程介紹
  • 瑜伽課表
  • 呼加悉寫部落格
  • 師資簡介
Tag:

ashtanga

印度行前說明
瑜伽練習

出發之前-準備好你的心

by Olive 01/21/2020
written by Olive

這趟印度機票是出發前360天就訂好的,因為航空點數快到期,於是換了當時那換到能得最長期間的機票。出發前兩個月開始查資料才發現,印度瑜伽課程也趨向於極度商業化的發展,師資培訓到處開。但我並不為證照而去,比較想開開眼界,見識不同的老師和練習者。

 

總之目標確定之後,在老師的推薦之下找到Mark Robberds在11月開的密集課,接下來找到合適的瑜伽修院,原本預計12月都是觀光,想不到途中意外出現Eddie Stern的工作坊,立刻塞進行程。

繼續閱讀
01/21/2020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渡過練習低潮

by Olive 11/10/2018
written by Olive

前陣子完成特殊課程的TT培訓之後,進入一段練習大低潮。

在意太多細節,以至於對原本的練習認知產生巨大的動搖。連山式都不會做了(笑)

 
 

更不用說前彎後彎弓箭步,各種必須注意的細節散落一地,迷失在披荊斬棘的破關模式中,荒廢了整個禮拜幾乎完全沒練。

逃避期愈長,心裡的恐懼就更多。

十天後回到教室,跟著喜歡的老師上最喜歡的流暢瑜珈。剛好這天前半段做了許多基本功的反覆動作,轉動手腕、轉動肩膀、拆解vinyasa 在熟悉的體式之間來來回回。

在重複的動作裡,有些委屈浮現了消失了,想把各種細節做好做滿的執著漸漸散去,回到專注在呼吸和動態的轉換裡。在體位法裡感覺穩定的瞬間,胸口迸出小小喜悅。這是一個自我肯定累積的過程。

我穩定,我做的很好;我倒了,沒關係我棒棒的。

聽見老師說,現在做的動作有點微妙,失去平衡沒關係的,重新再一次,會愈來愈好的。

喔我居然忘了。一直追求每個動作做到「所謂」完美,難怪最近一直想問人家「你怎麼知道自己在做的是瑜珈」。不執著的練習,說起來輕鬆。

躺在地上大休息眼睛濕了又乾,這堂課覺得練習好開心喔,好好玩,明明我那麼喜歡練習。

練習不用害怕失敗,這不是表演,也不會失敗。一切只是過程。

暢快平靜滿足的感覺終於回來了。之後也許難免還是會迷路吧,這條路上總還是會需要尋求老師的指引和提醒。在那些失去平衡、失去勇氣、失去信心的時候,回歸最基礎的練習、即便只是在同一組動作之間反覆,做多次也會變成挑戰。

反覆本身就是挑戰。

(欸這不就是ashtanga 嗎XD)

校準充電之行的開始多麼鼓勵人心,哈哈。希望可以這段時間開心練,建立一段正面的經驗,成為之後自我練習的養分?


冰雪女王早就開示過,練習經驗是很重要的。練習就是儘量開開心心的呀~練得苦哈哈就不會持久喔?

11/10/2018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芳療瑜伽

芳療瑜伽 和你在一起

by Olive 10/31/2018
written by Olive

十多年前剛開始學芳療的起點,是想得到一支喜歡的香氣做為陪伴,總覺得市面上的香水太人工太刺鼻,遍尋不著喜歡的味道,決定靠自己,就這樣一腳踏入植物精油的世界。我的成長過程需要很多的堅強和獨立,氣味偏好振奮高冷,一向喜歡的是雲杉、雪松類的精油,覺得安穩又充滿生命力,樹大粗壯靠得住。安息香也曾是我的心頭好,帶著一些焦糖甜香,像是布丁最下面那層黑糊糊的糖漿。冷壓萊姆活潑,有汽水糖果感;岩蘭草則是帶著泥土味的洞穴…我一直到很後來才開始喜歡花香調,橙花玫瑰黃玉蘭,也許是終於明白綻放的美好吧(笑)。

單瓣玫瑰-俏麗貝斯

隨著學習和品香經驗增加,彷彿開啟一個寬廣充滿可能性的門。乘著香氣的翅膀閱讀世界各地的神話、看古今中外使用植物的歷史、打開廚房冰箱中藥櫃、在路邊攀折花木(誤)或種下人生第一棵喜歡的植物;接著回到身體按摩,回到嗅覺,回到自己。

這篇暫時不談體位法,來談談身體。

這是一個體位法當道的時代(笑)很容易迷失在體位法裡。

請時時自我提醒把瑜伽練習當成照顧自己身體、跟自己身體相處的一種方式。不要折磨肉體,好好的愛護他,別一直嫌身體太胖太瘦手腿太短肚子太大,帶著身體好好的動一動。放下腦子裡剛剛開的會、待辦的工作、跟伴侶吵的架,做瑜伽的時候專注跟身體在一起,探索它安慰它跟它玩耍,好好幫自己充個電,用心感覺身體。

也許你並不滿意自己的身體,但是這副軀殼陪著你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渡過各種艱難或快樂。請在練習的時候試著瞭解它,透過這份瞭解發現自己的力量。

練習瑜伽的最後,感謝身體陪伴剛剛的練習。

本來這篇打算寫一支[和你在一起]的複芳組合,但說真的,用什麼油不是重點,只要是喜歡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香氣。

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回首過去常常同聲一嘆,平安長大真的好不容易啊。

可以說出來的、不能說出口的,每一次選擇,每一個徬徨,我們的肩上心裡背負著各種壓力,不但要成長,而且要長得好;過程中若有什麼缺憾,比方說父母離異、多年的感情結束、離婚,彷彿更要付出加倍努力過得更好,以免被另眼看待,人生似乎就是一連串的努力和挑戰或追趕…。

寂寞或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有自己互為友伴。

被擊倒跌坐在地的時候,別忘了輕輕揉揉痛痛的地方(這時候就很適合用油XD),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


ㄟ,所以還是需要爛草莓和你在一起的安慰複芳嗎XDDD

10/31/2018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讀後心得和練習心得

by Olive 03/28/2018
written by Olive

強者我朋友歐巴桑少女心寫了一篇好認真好詳實的建議,她的網友好幸福,那麼認真的建議讀完應該淚流滿面吧。

忍不住想跟著分享自己的碎碎念練習體會,請務必先讀歐巴桑少女心這一篇

問:某某體位法做不到怎麼辦?


以下跟著她的大標題,莫名寫得超長的讀得心得(遮臉)

一,請詢問你的指導老師

老師超重要。

對我來說老師跟安全感很有關係,安全感跟放鬆很有關係。

找到信任的老師,在老師照看之下的練習會因為有安全感而更加容易放鬆。

很多看起來艱難的體位法其實在放鬆的情況下會有非常意外的進展。

二,請給你的身體時間

這條Lulu寫得超中肯(手比愛心)身體是急不來的……

我自己的經驗是,也要給你的心一些時間。

我在頭倒立這裡卡關超級,超級久。

問老師,有哦問過了,每個老師都說我的身體已經有條件了,但我始終無法離牆,一黏上牆就無法離開,腿蹦得死直緊緊黏住XD

經過了一年半……一方面知道這是心魔,一方面又自我懷疑還沒到有資格倒立……

持續練習練習,有一天明確的感覺到身體強壯到可以支撐自己,因為感覺到這份強壯開始願意做一些新的嘗試,然後慢慢慢慢,願意離開牆15公分練習……接著是在老師的照看之下在教室中間練習。

有了幾次成功經驗(無論維持多短暫)就會有信心。

我是一個進步超級慢的人。身體條件很差XD

我會卡在原本的進度無〜比〜的〜久,也許會在某些體位法有一些微小的進展,非,常微小(笑)那些微小帶給我很多信心和快樂。

久久出現的進步都是整體跨一大步,每個體位法都平均的進步了一些。

體位法的練習也是心志的練習。

練習耐心,練習等待,練習每天照顧自己,和鍛煉自己。

一天比一天更勇敢,更勇敢的嘗試,也更勇敢的面對失敗。

畢竟失敗的時候比較多,也算是一種系統性減敏感法XDDDD

三,網路影片會是你的好朋友

對我來說同一個體位法的交叉比對蠻有幫助的。

我最常看Kino yoga,講解詳細且明確,同一個體位法她可能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觀察和教學,再加上其它紫色的影片交叉比對,練習的時候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

跟一起練習的同學討論也很有幫助。

無論是交換練習心得,分享卡關經驗,都會帶來很多實際上的鼓勵和幫忙。

四,投入的時間跟身體限制

Lulu說:「再來就是每個人身體有自己的故事,不是人人都是練武奇才就算很勤奮,也一定會有自己過不去的關卡。」

這是真的

這是真的

這是真的⋯⋯

每個人的都會有不同的關卡,卡住的地方都不一樣

人生永遠會在不同的地方跘倒你

五,練習心態更重要

有時候一直努力想做到某個體位法,做到某些練習,太努力太執著太想進步反而會讓自己離開做瑜珈的起點。

最近常常反省「我為了什麼做瑜珈」

剛開始是為了健康,只是做簡單的體位法串聯,做完之後身心舒暢。

為了增加強度,讓一些少活動的位置活動到,開始增加一些比較進階的體位法。那時並不是追求「做到」,只是單純的「練習」。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抓到訣竅做到某些原本做不到的體位法的時候,常常在墊子上感動的哭起來。覺得自己很認真,身體也好幫忙。

工作到十點多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墊子拉開到上面做半小時練習,熱身,站姿,平衡姿,扭轉,前彎,後彎……這些練習沒有目地,是單純愛惜自己的身體幫它充電,讓頭腦放鬆。那段時光的練習,從來沒有受傷過。

開始追求進步的之後,練習常常變成意志和身體分開。

想要用意志力去克服,去努力,讓身體做到某些事情。

那我幹嘛練瑜珈,燃燒不再新鮮的肝,瘋狂工作就好了啊(笑)

這陣子有時候是好奇心要人命。

覺得時間有限想盡可能多看多上課,把自己累得半死。

像我這種身體條件很差的人,只要一累就容易受傷,又受傷又急就會完全忘記「瑜珈是停止心緒的波動」這種終極目的,心中的猴子吱吱亂跳,練習結束阿雜又受挫的感覺會持續到隔天。

最近的內心戲是,只要意識到心裡的急躁,就問自己「為什麼什麼練習」

品嚐體會每一天的練習,把意識跟身體連結在一起。

這是最近練習在提醒自己的事情。

Om?

03/28/2018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解剖與瑜珈之間

by Olive 12/29/2017
written by Olive
無論是瑜珈或武術或太極,其實古人都沒在用解剖學來分析動作。雖說古時練武的人因為需要傷科都很強,但似乎也不完全是用現代解剖學的眼光來認識身體的。

當然退一萬步說,他們也沒有科技條件瞭解解剖學。不過當時瑜珈宗師還不是在山裡練得嚇嚇叫⋯⋯

長期用這種角度來學習瑜珈、尋找所謂的正位順位體位法,會不會就像是用西醫的邏輯來研究中醫,根本沒有交集呢?…

早期Guruji的學生常常驚異於他的見縫插針在某些奇妙的空檔迅速出手把學生放進他們以為自己還很遙遠的體位裡。

平常的老師多半沒這種功力,但在現代醫學發達的背景下,老師學生開始利用解剖學來認識身體、指導體位法,但這樣會不會讓我們離瑜珈愈來愈遠呢?

之前會館的印度籍老師曾說,現在全世界都在說alignment alignment ,但其實印度練瑜珈並沒有在講alignment的⋯

12/28補記

結果今天上課老師剛好提到,在印度上課沒有在讀解剖學的。

給與體位法一個約略的說明,手放哪腳放哪,其他就靠你對身體的覺知了。這就是瑜珈在練習的,對身體的覺知。

Kino在某個youtube影片也講過類似的事情,關於凝視點和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位置,會讓體位法有微妙的變化,力量的運用也會不太一樣。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間接指令。

而重點從來都不是把腳抬得多高⋯⋯

12/29/2017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關於核心和柔軟度

by Olive 11/05/2017
written by Olive

所謂核心,就是一種沒有的時候要你收緊你不知道要收哪裡,有了之後叫你收緊你淡然以對完全不懂為何大家不懂的一個神奇位置。

某天早上突然覺得,欸我好像可以試看看drop back了。

這不是第一次想嘗試,但之前總是非常恐懼背對牆往後彎的感覺,稍微彎下去就緊張得半死,但今天背對牆面站好的時候感覺非常從容。收緊最近找到的核心,吸氣收緊、吐氣維持,吸氣後彎碰牆,吐氣延伸,沿著牆往下爬,吸氣吐氣延伸⋯

信心來自於核心的力量。

你知道你起得來,下去會到哪裡,你就可以從那個位置靠控制核心的力量慢慢沿著牆爬起來。

你知道你的核心會支持住、保護你。內在外在都是。

後彎不只是柔軟度,不只是開肩,不只是後彎,不只是朋友(誤)

但今天沒有要談核心在哪裡。

打算順便聊一下柔軟度。

柔軟度是來自於你對肌肉力量的控制。

柔軟度是一個經常被誤解的概念。過去很多人以為瑜珈練習就是練柔軟度,或是柔軟度不好的人不適合練瑜珈。

柔軟度好的人確實會在剛開始會有一種天生好手、瑜珈小天才的錯覺,但其實身體比較硬的人才是練習瑜珈的祝福啊⋯⋯

所謂身體很軟的人,很容易過度依賴天生的彈性,而沒使用該鍛鍊的肌肉,坐姿開腿前彎啪一下就想春捲皮一樣攤平在地上,對一般人來說的深度伸展對這些人來說可以輕鬆休息完全沒感覺,乍看之下似乎馬上達到老師要求的形狀,實際上只是擺姿勢而已。相對的,身體硬一點的人就可以在伸展的時候充分感覺、意識到身體,很容易進入品質良好的練習。

瑜珈是很溫和沒錯,但不正確的「溫和練習」傷害也會很溫和緩慢的發生。

那麼我們要拉回來談什麼是伸展,伸展並非一直延伸身體的某個部位,橡皮筋拉久了會鬆掉,身體會漸漸拉傷而沒有自覺。這就是天生柔軟度佳的人在瑜珈練習上需要練習覺知和調整的功課。

瑜珈講求的是身心平衡。身體上的平衡是透過「相對的」收緊和放鬆來練習。

比方說剛開始練習ashtanga序列的時候,常覺得後半部的坐姿練習真是莫名其妙,前半段站姿把身體熱開大冒汗,後面居然都坐下來休息,愈做愈冷到底是為什麼。

直到某天直腿前彎的時候,老師把手放到我的背上壓下來,說:「停,不要一直往前,抵抗我,再來、抵抗。」他要求的是前彎不要一口氣做到最深⋯往前往下同時也要有抵抗的力量,從此我的坐姿系列開始冒汗⋯。

後來遇到非常注意核心鍛煉的老師,坐姿前彎得使用核心的力量讓自己「下降成」前彎⋯這種做法也許無法像以往那麼深那麼貼腿,但身體上的鍛鍊又往另一個方向邁進,肚子周圍常在抽筋邊緣掙扎。剛剛是哪位說坐姿系列很輕鬆的⋯⋯

如此這般透過集中注意力同時進行肌力和伸展的練習,感覺你的身體,漸漸會發現你對身體的控制力提高、身體變強壯並且也變柔軟了。

瑜珈其實並不容易,但確實能夠讓僵硬的人變得柔軟、柔軟的人變強壯。身體上的柔軟和強壯,會帶著你在生活上也變得更柔軟和強壯。

天天練習,保持覺察,天天更柔軟、更強壯。

天天天藍,天天年輕❤️

11/05/2017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不執著

by Olive 10/30/2017
written by Olive

Abhyasa-vairagyabhyam tan-nitodahah

繼續閱讀
10/30/2017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鬆、提、趕

by Olive 10/29/2017
written by Olive

最近開始去一個離家很近的mysore教室。很樸素,長條形的老式透天格局,直線行經客廳、教室、廚房、另一間書房教室。

教室是端正的長方形,雖然受限於格局自然光很微弱,開了燈一樣明亮,整面大鏡子、木地板,很通風。包包外套放在廚房的鐵櫃裡,桌上點著2盞自製油燈,小碟子斟著油加上鐵湯匙和一條粗棉線。每天早上走進廚房都有種質樸的平和感。

那麼樸素的地方我都不好意思穿斑馬褲練習了⋯

早my人很少,大約6–8個,大家看起來也很樸素,年長的太太們佔了一半,整體的練習氣氛無比輕鬆,教室不時發出輕笑聲。

有人推完輪式跟老師聊起前陣子因為磨牙開始戴牙套睡覺的事情,其他人邊練習邊還加入這個話題一起聊⋯

那麼鬆的教室,大部分的人都做得完一級序列。今天站我前面的一個女子,隨意簡單的後跳、幾乎每個人都正在練習drop back⋯

這就是在體位法裡放鬆的奧義嗎⋯?!

前彎的小驚喜是老師會來幫我按摩(!)顯然是一直亂用力老師覺得我應該很累XD

倒立完老師也會過來揉揉我的後頸和菱形肌,確認剛剛沒有不當施力(吧)

這兩天的marichyasana C和D都呈現大法師狀態,平常自己做到90度(我一直以為這是目的地了)老師來幫忙可以轉超過180度,每次轉到一半我都很想問她想要去哪裡⋯⋯


目前最常聽到的指令是「收束」。下課去請教老師,老師說收束指的是根鎖,全程跟著喉呼吸感覺上升的微小力量(喔喔終於!好久沒聽到人家講根鎖了)

Q:那需要訓練那個微小上升的力量讓它變大嗎?

A:不用,感覺那個微小力量就好。

Q:那身體中段呢?

A:不需要瘋狂收它,不然髖關節會被妳鎖住動不了。(!)

Q:練習的時候偶爾會出現「輕盈感」可是我根本不知道它是怎麼發生的⋯

A: 愈刻意它就愈不會發生,跟著呼吸其他都交給身體,要觀察身體不是控制。跟上呼吸會有一點趕跟上那個微微的趕就會啟動到一些該啟動的小地方,就是要那個「有一點點趕」⋯這就是我上次要妳做的,up和jump一定要趕在呼吸裡完成


又要鬆又要收又要趕我心都慌了(沒有誤)練習練習練習,都會來的。

這禮拜對「四肢放鬆」這件事有微小的體會。伊森韓特說不要光靠手腳的力量,動作的時候手臂和腿要盡量鬆。

拜日A感覺很明顯,手腳鬆做起來超安穩。不會像雜誌上那樣好像筆直的厲害,但身體真的會很舒服喔!由衷推薦。

10/29/2017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瑜伽練習

遇見瑜珈,和老師

by Olive 10/29/2017
written by Olive
開始做瑜珈是因為一場大病,被醫生逼著要做全身性的運動,但狀況太慘烈只能選擇在家可以進行的運動,最後選擇了瑜珈。

我很幸運生在網路時代,在茫茫網海中找到Kino,遇見了Ashtanga。後來可以出門上課已經是一年後的事,瑜珈路上我很幸運一路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

選擇跟自己有緣分的老師很重要。緣分其中一個指標是你聽得懂老師講的話。

然後是信任,信任他講的話、信任他的調整、信任他的指令。

還有練習完的感覺。

如果練習完充滿殺戮的渴望或是難以言喻的阿雜、或是特別容易受傷,那麼顯然是跟不對人了。

當然老師美麗健壯的話就更好了,通常這種都比較容易有緣(喂)會更認真練習讓老師印象深刻。

適合的不適合的我都遇過。

適合彼此的師生相遇是難能可貴的緣分,一個老師也許不見得能夠陪伴你走過很長的瑜珈練習,無論如何請好好珍惜你遇見的好老師,主動一點,千萬不要像我這樣,遇見了好老師卻因為害羞直到最後兩堂課才鼓起勇氣問他問題⋯

 

最後想分享《傳承》裡的一段話

熱淚盈眶。

瑜珈練習從來都不是跟別人比賽、從來也不是為了追求更困難的體位法;是在每天規律的瑜珈練習裡,凝視自己的內心。


*冬至補記

我認為一個瑜珈老師應該天天練習,或者說,維持穩定的練習頻率。對ashtanga練習者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鍛鍊,也是一種對練習、對自己的承諾。?

10/29/2017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最新消息

呼加悉瑜伽教室是預約制的小班教學,瑜伽課和調香課每月更新課表,也有私人課程,歡迎私訊詢問、預約課程:)

呼加悉瑜伽芳療

近期文章

  • 練習與自由
  • 寫在週年慶活動之前
  • 瑜伽傳統呼吸法 二階 培訓記錄
  • 關於練瑜伽與宗教
  • 企業包班、私人團課

分類

  • 中醫芳療
  • 呼吸冷知識
  • 呼吸法培訓
  • 瑜伽練習
  • 瑜伽課程
  • 生活芳療
  • 給新手的芳療提示
  • 芳療瑜伽
  • 課程說明
  • 關於芳療

Tags

ashtanga pranayama 三角式 中醫芳療 企業包班 印度 呼吸法 呼吸系統 尤加利 常用精油 拜日式 新手 新月式 樹式 檸檬香茅 煮薑湯 瑜伽 瑜伽呼吸 瑜伽呼吸法 瑜伽培訓 瑜伽墊 瑜伽教學 瑜伽磚 瑜伽私人課 瑜伽練習 私人小班 私人課 精油 練習心得 羅馬洋甘菊 肋膜 自律神經 芫荽籽 芳療 芳療基礎 芳療教學 芳療瑜伽 芳香生活 芳香療法 芳香療癒 購物 身心平衡 輔具 高雄瑜伽 高雄芳療

Social Connect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 Linkedin Youtube

Recent Posts

  • 練習與自由

  • 寫在週年慶活動之前

  • 瑜伽傳統呼吸法 二階 培訓記錄

  • 關於練瑜伽與宗教

  • 企業包班、私人團課

Newsletter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new blog posts, tips & new photos. Let's stay updated!

分類

  • 中醫芳療 (2)
  • 呼吸冷知識 (1)
  • 呼吸法培訓 (10)
  • 瑜伽練習 (28)
  • 瑜伽課程 (4)
  • 生活芳療 (3)
  • 給新手的芳療提示 (3)
  • 芳療瑜伽 (11)
  • 課程說明 (4)
  • 關於芳療 (4)
  • Facebook
  • Instagram
  • Email
  • Line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Aroma Ujjayi Yoga Studio

呼加悉瑜伽・芳療工作室
  • 呼加悉首頁
  • 呼加悉瑜伽課程介紹
  • 瑜伽課表
  • 呼加悉寫部落格
  • 師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