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去一個離家很近的mysore教室。很樸素,長條形的老式透天格局,直線行經客廳、教室、廚房、另一間書房教室。
教室是端正的長方形,雖然受限於格局自然光很微弱,開了燈一樣明亮,整面大鏡子、木地板,很通風。包包外套放在廚房的鐵櫃裡,桌上點著2盞自製油燈,小碟子斟著油加上鐵湯匙和一條粗棉線。每天早上走進廚房都有種質樸的平和感。
那麼樸素的地方我都不好意思穿斑馬褲練習了⋯

早my人很少,大約6–8個,大家看起來也很樸素,年長的太太們佔了一半,整體的練習氣氛無比輕鬆,教室不時發出輕笑聲。
有人推完輪式跟老師聊起前陣子因為磨牙開始戴牙套睡覺的事情,其他人邊練習邊還加入這個話題一起聊⋯
那麼鬆的教室,大部分的人都做得完一級序列。今天站我前面的一個女子,隨意簡單的後跳、幾乎每個人都正在練習drop back⋯
這就是在體位法裡放鬆的奧義嗎⋯?!
前彎的小驚喜是老師會來幫我按摩(!)顯然是一直亂用力老師覺得我應該很累XD
倒立完老師也會過來揉揉我的後頸和菱形肌,確認剛剛沒有不當施力(吧)
這兩天的marichyasana C和D都呈現大法師狀態,平常自己做到90度(我一直以為這是目的地了)老師來幫忙可以轉超過180度,每次轉到一半我都很想問她想要去哪裡⋯⋯
目前最常聽到的指令是「收束」。下課去請教老師,老師說收束指的是根鎖,全程跟著喉呼吸感覺上升的微小力量(喔喔終於!好久沒聽到人家講根鎖了)
Q:那需要訓練那個微小上升的力量讓它變大嗎?
A:不用,感覺那個微小力量就好。
Q:那身體中段呢?
A:不需要瘋狂收它,不然髖關節會被妳鎖住動不了。(!)
Q:練習的時候偶爾會出現「輕盈感」可是我根本不知道它是怎麼發生的⋯
A: 愈刻意它就愈不會發生,跟著呼吸其他都交給身體,要觀察身體不是控制。跟上呼吸會有一點趕跟上那個微微的趕就會啟動到一些該啟動的小地方,就是要那個「有一點點趕」⋯這就是我上次要妳做的,up和jump一定要趕在呼吸裡完成
又要鬆又要收又要趕我心都慌了(沒有誤)練習練習練習,都會來的。
這禮拜對「四肢放鬆」這件事有微小的體會。伊森韓特說不要光靠手腳的力量,動作的時候手臂和腿要盡量鬆。
拜日A感覺很明顯,手腳鬆做起來超安穩。不會像雜誌上那樣好像筆直的厲害,但身體真的會很舒服喔!由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