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今天來介紹薑吧。
薑是薑科植物,食用的部份是來自地下莖。春夏吃嫩薑;冬天等地面上的植株倒地「謝橫」之後,挖的便是老薑。薑的原生地在南亞,在古希臘時期,香料商隊就已經以乾薑的形態,穿越沙漠把薑傳到地中海一帶了。乾薑是用完全成熟的薑去皮後乾燥製成的。到了中世紀,薑已經是歐洲最重要的香料之一,中東和歐洲料理經常使用乾薑和薑粉做調味。目前世界各地都有生產薑了,但每次看西方人用生薑之前忙著削皮(比方說傑米奧利佛)都想跟他們說,不必,真的不必…
同樣是薑科的還有咖哩裡常見的薑黃、鬱金、日本人喜歡的蘘荷、野薑花等等。
薑大量出現在日常飲食中,吃小籠包加薑絲、生理期喝紅糖薑湯、冬天吃薑母鴨。薑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種溫暖辣辣的味道。
吃薑可以補充能量,幫自己加一把火。嫩薑拿來作菜,老薑常拿來處理各種問題,比方說消化不良的時候喝點濃濃的薑湯,對消化能力很有助益;著涼的時候喝一碗熱辣的薑湯可以驅除寒氣。外用的部份,中醫在艾灸的時候為了避免燙傷和取其溫性,會把薑片墊在下方;另外也有用煮薑水泡腳等促進血液循環的增溫方式。
薑精油
薑精油的香氣不同廠牌會有些許差異,有些廠牌完全不似平常認得的薑,有些則是辛香感很強。手邊剛好有兩個不同品牌,同樣產自斯里蘭卡的薑精油,一支氣味銳利、帶有一些木質調;另一支氣味厚重低沉,大家購買前可以多聞聞,挑喜歡的品牌選購。
薑精油若是以蒸餾萃取,辛辣成分並不會保留下來,一般來說蒸餾取得的薑精油稀釋後不會刺激皮膚。在香氣上,氣味沉穩溫暖的薑像是一個大大的擁抱,能夠帶來安撫穩定的感受。
薑精油最常用的其中一個功能是處理暈車問題,常與檸檬精油一起做成方便隨身攜帶的聞香棒。
薑本人
看似很日常的薑,實際上十分珍貴。薑的種植據說很耗地力,曾經聽過一種說法是「種過薑的土地三年都長不出作物」,這種說法在我拜訪過農家之後終於明白。耗地力的不是薑,是除草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薑的上半身,薑的莖葉長得非常樸實,完全想不到如雜草一般植物在地底下蘊藏了發芽的能量。

之前試過種薑,過兩個月完全忘記還以為它是雜草,衝動的連根拔起
體位法
跟薑對應的體位法,我選擇同樣能幫助消化而且平實的寶塔式。
這個體式在我學瑜伽之前就很常做。吃太飽、消化不良或脹氣不舒服,我會在這個姿勢站個幾分鐘,重覆數次⋯⋯並引來家人朋友的訕笑⋯⋯。後來在Universal yoga的課堂上發現真的有這個體位法的時候大喜過望,覺得自己真是瑜伽小天才(並不)。
寶塔式下盤穩定紮根,上半身保持直立,手往上不聳肩,讓軀幹往上往下延伸。進入動作可稍微前後轉動骨盆,找到中立的位置,眼睛平視正前方。這是一個簡單的體位法,可以練習大腿和臀部的力量(意思就是會痠),也可以讓髖部得到釋放。

寶塔式
瑜伽有很多高難度的體位法,要練那些複雜的動作常常必須回到基礎體式裡去練習,樸實無華的基本體位法裡飽含許多煅練的元素。重點從來不是從外面看,而是回到根基。
像是薑的地下莖。
好啦這就是今天介紹的薑與寶塔式。我自己喜歡薑本人多於精油,覺得與其用精油不如好好把薑吃下去。
下回介紹薑湯的煮法,一起端碗薑湯上塔吧(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