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的人不是第一次狂野式就上手。
第一次做狂野式的時候,你是否曾經內心尖叫、手臂大腿狂抖、覺得自己卡得好緊、找不到發力的位置、痛苦慌亂希望老師數快一點,動作結束又覺得自己剛才好像有點勇敢、有點成長的愉快呢?
你可能也有經驗過,持續練習一段時間,進到狂野式的時候就漸漸能感受到穩定、自由、開展和力量,以及隨之而來的信心和愉快。
在這裡練習的同學可能都知道我頗重視練習的體驗,常常說有沒有完成動作不是重點,重點是開始嘗試去一些沒有去過的身體擺位,在瑜伽動作裡感覺身體的狀態和找到穩定。
當有人守護的時候去探索一些可能性,這個練習經驗會帶來安心感。
我們會因為安心而開展,因為安心能夠勇敢。
接著,你會因為知道自己有練習有經驗,擁有你自己的安心信心,勇敢快樂的嘗試。
進步的前提是要*持續*回到墊子上練習。
持續的合理練習,就會有進展。
有同學問我,立法院的國會擴權事件,5/24、28在高雄大路過站出來,改變了什麼事嗎?
持續,就會有機會。
十年前318的時候,每天晚上下班都和幾個朋友去現場散步,社畜下班超累能做得很有限,但人去站著看著,就是經驗、就是力量。
十年後在中央公園的那天,講好這場活動安靜路過不喊口號,走了幾圈感動於這些年這個社會真的改變了,大家擁有超快反應和無限創意,這些年累積出了很多元的文化厚度、那天像是走在大型行動藝術的展場。
我們很擔心,站出來的同時,努力開心。
回到瑜伽。
從瑜伽找到自由其中一個意思是「讓這個肉身不妨礙你」
比方說靈活四肢不妨礙你的動作或運動、強壯穩定的核心給你良好的支撐
某些靜坐引導試著不因為肉體限制了想像力
當瑜伽練習在個人的身體裡是這個樣子
這個肉身跟你的心、跟你的意識有關,當然也跟肉體本身有關
肉體反映了部份的心和意識,因為暫時我們的心和意識裝在你目前使用的這個肉體空間裡。
當嘗試用更巨觀的角度,看待你我處在的台灣這個空間,
上街頭路過散步也是為了自由 —— ——
為了展現我們的意志是「要求這個體制合理,不要妨礙權利和自由」
(這裡就先不做複雜的哲學討論談自由嘿)
再回到狂野式,
過一段時間沒練,再進入動作是否又開始手臂抖身體卡,
再次感受到身體的不聽使喚和僵硬限制
再度心中吶喊「天啊救命哦,之前不是這樣的…」
透過練習方法得到的自由都是短暫的,肉身或精神上都是
練習是一輩子的事,無論是瑜伽、靜坐或冥想
體驗過的自由是存在的,也許它有時候會受限,有時候會消失
我們在做的,是嘗試換著方法、讓我們能多觸碰到自由多一點久一點。
人生如此,
國家也是。
被問的當下有點意外,其實第一個反應是,咦難道沒結果就不管它了嗎?
當時只簡短的說,還在路上啊,接下來有得練了。
如果是吵架的話我反應很快(個性真的很差)
若要好好講話、找合適的比喻,可能就得花點時間想一下
嘗試提供一個比較瑜伽的答案,有練習經驗的同學們也許會比較有共感。